要说至今为止,看得最让人舒服的剧还数《山海情》和《父母爱情》,每个人都曾苦过,但是到最后,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好的,死亡也是正常终老。
但《人世间》这部剧却让人无力吐槽,幼年被弃,青年丧夫,晚年丧子,全片最大的好人入狱!追求真爱的,要么离婚要么不孕,好像人世间所有的悲惨都发生在这一家人身上!
骆士宾犯了错也在努力弥补,最终死翘翘了,周楠自我奋斗,死在了国外,六君子都在努力,生活也没太大好转。怎么到最后,越自私的人越幸福?这部片的正能量哪里去了?
01.剧情与演技
一部好的电视剧所具备的两大因素:
1.剧情合理、有逻辑性。符合条件的剧不多(虽然是艺术,可以夸张),但是大部分电视剧好像为了凑集数或某个演员而设计或强加剧情,所以就感觉剧情不合理、逻辑性差。
要拍出一部好剧是很不容易的,在有好剧本的前提下,需要导演编剧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每个剧情都要细致地考虑它合理逻辑性。
2.演员的演技好。大部分演员都符合,因为他们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加上电影(戏剧)学院几年的学习,基本上都没问题。
很多剧大家认为好,是因为演员的演技好,看的是演员演戏的剧情。
说回到《人世间》的剧情部分,周家是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家几代人都很努力,也都很成功,家庭地位,经济条件,人物秉性,邻里关系都好,在光字片是无人能比的,影响力也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却遭到极大的不幸。
老辈双亡,一人死已极悲伤,何况是另一人主动陪葬,小辈惨死于家人极乐之中,毫无征兆太意外,中辈大儿媳不生,二儿媳的身份有违世俗,一个女儿离婚,看到此处太堵了。
老天不公,应惩罚可怜可恨之人,这么好的人家遭此惩罚不可思议,不合天道也不合人道。不知是梁晓声所为还是王海鸽所为,原作虽获茅奖,但这样安排人物命运让人难以接受。
02.意难平
把人世间的一切不幸都集中编在一个家庭上演,试问,编导意欲何为?
如果真正是底层百姓的柴米油盐之生活琐事,我无话可说,但剧中的人物既有官也有商,而且都成功了,过得也不错,放在那个背景年代,应该是中上阶层了,安稳过他们的生活,一生幸福,可编导硬是整些悲惨出来。
这剧,这一家,个个不安份,都有一颗往上爬的心,贪婪的心。人啊,要懂得处事有度,过则必灾的道理,否则,一切皆如浮云。佛语: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是苦;三酉为酒,如能回首便成仁。
所谓影视剧,就是浓缩的生活。
虽然剧情的发展有点突然,剧情冲突也太集中,看似有点牵强,但是真实的生活中还是有这样的人生的。编剧避开了好人有好报的大众心理期待,应该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的视角来看。
那个时期,我们的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遭遇了差不多的阵痛和苦难。
这个结局不入我心,虽然只是一部剧,但剧里的人却影响着剧外人的生活,周楠是希望,不单单是周家的希望,更是吉春的希望,如果周楠能学成回国,能开拓出一片天地并带动吉春的发展,这是多么完美的结局啊!
或许不够真实,但我们这些剧外人会因为这样的结局心生动力,面向困难迎着太阳迈出坚定的步伐!
剧情快完了,前半部分比较好看,比较真实。后半部分有点堆砌,作者几乎囊括所有那个时代的所见所闻,然后一一分配,显得有点生硬缺乏真实,虽然剧本改得合理一些,但难有光芒。
全剧浓重的悲剧色彩,实在意难平,不由得要问编剧是否与现实相悖。
剧中人物的人设也在一直摇摆,比如周蓉,少年追求爱情,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点赞和祝福的事情,但是在不断的对比中成为极端利己主义的代名词。
崇尚爱情的婚姻走向坟墓,而另一段更加生活化更加平民的婚姻正在开始,而我们却并不知道是否应该祝福。
03.为了催泪煽情而故意编排?
不过说真的,电视剧和小说,如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丝丝入扣的感情牵绊,您我还会这样投入地观看吗?电视剧和小说来源于生活,一定要高于生活,否则没人会去写,也没有人会去拍。
《人世间》最成功的是太贴近市井生活,尤其是经历那个岁月的人,到现在这个年龄正是喜欢回忆的时候。
低矮的平房、木栅栏围城的院子、一家人睡在一起的土炕、大土锅、老水井、老照片、走家串户的街坊邻居、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哥们等等市井生活人生百态,回忆那时候的生活,离我们却越来越远……
我总感觉“人世间”编剧的逻辑思维出现了问题,它把在改革大潮中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对幸福生活充满着向往和期待的平民百姓描写的过于悲惨。特别是对于剧中周家老小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幸遭遇了太多的苦难桥段和祸乱情节。
似乎让人感觉到当时的平民群众是那么的倒霉不幸,使观众从周家父母离世后的观影过程里基本就处于悲伤压抑的氛围之中。不知道周家这种祸不单行,惨不忍睹的生存境遇是故事背景里的真实客观存在吗?抑或是编剧为了催泪煽情而故意编排的故事情节?
总之,太让人心情压抑,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谢谢观赏,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