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亮点!《流浪地球》爆了,《三体》火了,科幻在国内仍属于小众|专访江晓原
来源:腾讯网 发布时间:2023-02-08 18:03:59

如果说近期最热的话题,除了“狂飙”,一定就是“科幻”了。

动画版、电视剧版《三体》相继播出,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让“科幻小说”这种创作题材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对象。

《三体》不是第一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科幻小说,早在1933年,近代作家老舍撰写的《猫城记》,就曾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种语言,入选日本和欧美科幻经典文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三体》却是第一部被一遍遍影视化的科幻小说。VR版、游戏版、动画版、电影版、电视剧版……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三体》官宣“上路”。成功出海的它不仅获得国内外读者的喜欢,还带火了“降维打击”一词,常见于各界商业人士之口。

然而就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影视化《三体》还是遇到颇多难题:动画版被网友吐槽“删减太多”“建模特效差“,电视剧版难倒观众,有人直呼:“看不懂”……

相较而言,同一作者(刘慈欣)写出的《流浪地球》改编影视化,则是顺利了许多。无论是第一部还是最近上映的第二部,都得到了不少影迷点赞。

评价影版《流浪地球》,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曾说:它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元年。

在其所著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中,他特别在封底上印了一段话:“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有抱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有抱负的中国电影人,都必须接受这一使命。”

《流浪地球》之前,为什么没有科幻小说接下这项任务?我们和江晓原聊了聊。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

以下是记者与江晓原的对话:

紫牛新闻:就《三体》的播出情况来看,您如何评价科幻作品影视化所引发的争议?

江晓原: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改编总是有争议的,越有名的作品,改编起来争议就越大。读者心目中希望还原的场景,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改编作品得到众口一词的称赞。

另外需要讨论的问题是:“改编作品要不要忠实于原著?”这个问题,上一次我和刘慈欣、《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一起谈论过。我当时明确表示用不着完全忠实于原著,刘慈欣原则上也是赞成这种观点的,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我那么激进。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改编,影视化是一种再创作。

紫牛新闻:写《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一书时,您看了2000多部科幻电影?

江晓原:书里涉及200部左右的科幻电影,实际上我写书时至少看了2000部,大概看10部电影才会找到一部值得写的。

紫牛新闻:那么在您看来的话,科幻文学影视化,比较重要的是哪些方面?

江晓原:我通常不使用“科幻文学”这个词汇。有个历史渊源——科幻创作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中期。美国有很多畅销的杂志,科幻小说就在这些杂志上登载,而这类杂志都被叫做通俗刊物。所以科幻作品也一直被认定为“难登大雅之堂”,进不了文学殿堂。

当时不少科幻作家不喜欢说自己是科幻作家,像菲利普·迪克(《银翼杀手》等电影原著作者),他就说自己写的是哲学小说, 不是科幻小说。史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等电影原著作者)也对媒体说自己写的是哲学小说。

所以科幻改编影视,也没必要被文学这件事情约束住,可以放开手脚。

紫牛新闻:这和您前面所说的观点不谋而合,那么回到问题本身,您认为科幻影视化要重视哪个地方?

江晓原:科幻改编最重要的是它的思想性。

在《科幻电影指南》这本书中,我列了7个理由,回答“我们为什么要看科幻电影?”七个理由中,有五个理由和思想性直接有关。因为只有科幻电影,才能够表达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反思。

紫牛新闻:近两年,玄幻小说的影视化在国内很是流行,在您的理解中,“科幻”和“玄幻”之间是否有联系?

江晓原: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国外对科幻和玄幻也没明确界限,用英语来说,就是“fiction”,但不一定是“scientific fiction”。

大众对科幻存在错误观念,一是把它看成是青少年看的东西,二是喜欢把它看成科普的一种形式。实际上科幻并不是科普,把“科普”强加到科幻作品上去,这是不合理的要求。

紫牛新闻:之前您在评价电影《流浪地球》时,给了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曾说过它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元年。

江晓原:对,到现在还是这样认为。

紫牛新闻:为什么是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元年,而不是刘慈欣获得雨果奖?

江晓原:关于这点我写过一篇文章。

要从科幻在国际上的发展潮流说起。19世纪后期,科幻的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原著作者)。凡尔纳热情歌颂科学技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想象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幸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转变出现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这时候凡尔纳退出舞台,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星球大战》、《时间机器》等原著作者)出场,他完全改变了凡尔纳的思想倾向,开始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作为科幻的传统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西方绝大部分科幻作品仍然符合这种传统。

但中国有不同的情况。晚清时,西方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中国。一些作者开始效仿创作科幻小说,想象的是,科幻技术发展使得中国如何强盛富裕,等于是在威尔斯时代仿制凡尔纳作品。改革开放后,西方当代科幻作品大量地被介绍进来,部分中国科幻小说作者开始与国际接轨,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

在这个传统里,刘慈欣是一个反潮流作者,他是一个科学主义者,坚信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又不断拷问着人性。

而我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元年,是着眼于它的票房。科幻是小众的,《流浪地球》的爆火是在用大片的高票房来冲破小众的圈子。因为只有票房成功才能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而大量资本进入才能使得优秀作品的涌现成为可能。

紫牛新闻:2011年,您在一则采访中提到“科幻作品在国内还属于外冷内热的状态”,圈内人很是热衷,圈外人不太关注。这两年随着影视制作方的加入,它开始慢慢走向大众化,您的想法改变了吗?

江晓原:我们没有理由那么乐观,科幻在国内仍然是小众的。

比如说现在大学里会有学生组织的科幻社团,但大部分人等他一毕业一工作,就会把科幻忘掉了。

不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获得成功,确实促进了中国科幻的繁荣,现在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数量也比以前多了。但是刘慈欣是“一骑绝尘”,他在每周、每月更新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已经待了10年。长时间内,《三体》的销量还将是中国科幻小说无法逾越的高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王菲

标签: 科幻小说 科幻作品 科学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全球今亮点!《流浪地球》爆了,《三体》火了,科

《流浪地球》爆了,《三体》火了,科幻在国内仍属于小众|专访江晓原更多

2023-02-08 18:03:59

当前焦点!中国影史第八!《满江红》超《长津湖之

中国影史第八!《满江红》超《长津湖之水门桥》更多

2023-02-08 17:12:53

当前短讯!田晓鹏 心之向往 比海更深

田晓鹏心之向往比海更深更多

2023-02-08 15:03:10

【世界时快讯】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海外热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海外热映连创纪录更多

2023-02-08 15:04:42

天天观速讯丨新神榜杨戬后追光新电影,主角李白丑

新神榜杨戬后追光新电影,主角李白丑到不忍直视,还没上就被抵制更多

2023-02-08 13:57:49

全球快看:再怎么纷乱还是要回归真情|新派青年

再怎么纷乱还是要回归真情|新派青年更多

2023-02-08 14:01:46

环球快消息!电影《风再起时》正在热映 杜鹃化身

电影《风再起时》正在热映杜鹃化身大嫂杀伐果决助郭富城上位更多

2023-02-08 13:56:53

速读:极致还原!《霍格沃茨》×《哈利波特》电影

极致还原!《霍格沃茨》×《哈利波特》电影场景对比更多

2023-02-08 13:02:01

当前速递!《中国乒乓》技能卡预告点燃“五虎”斗

《中国乒乓》技能卡预告点燃“五虎”斗志元宵“再出发”洋溢笑泪瞬间更多

2023-02-08 12:01:55

世界快看点丨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开

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开机,杨幂、于谦等主演更多

2023-02-08 12: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