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
(资料图)
这个春节,电影市场一扫往日阴霾。
灯塔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16时20分,2023年度电影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刷新中国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百亿纪录。
尽管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社交平台上关于春节档的讨论仍在持续。从影片的口碑、内容到观影的票价,多元的讨论更是引发了观影潮。
从今年的1月21日—1月27日票房报收情况来看,67.57亿元的数据超过了2022年春节档60.4亿元的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
久违的“好光景”给市场极大的信心。在业内看来,这或许是近年来低迷的电影市场正在走向复苏的积极信号。
最强劲春节档
无论从哪组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档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从题材来看,档期内上映了7部新片涵盖了科幻、动画、悬疑、喜剧等多元素,形成了类型多样化、创作专业化的影片矩阵。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档期内上映的《满江红》以26.05亿元票房成绩领跑;《流浪地球2》21.63亿元票房位列次席;《熊出没·伴我“熊芯”》7.47亿位列第三。《无名》《深海》最终票房分别为4.93亿元、3.59亿元,《交换人生》票房2.9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告诉记者,从单部影片的票房来看,今年春节档呈现“二超多强”的格局。《满江红》《流浪地球》这两部片子断层式领跑了春节档,贡献了档期内六成以上的票房。
作为春节档的常驻“嘉宾”,《熊出没·伴我“熊芯”》今年的票房表现算是“亮眼”,今年是《熊出没》系列进入春节档以来第一次进入档期票房前三名。陈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成绩说明了亲子群体的快速回归,更表明疫情的影响已经大幅减小,兔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或将正式摆脱三年疫情的影响回到正轨。
比起最称为“史上最贵春节档”的2022年,今年春节档的票价也为大众称道。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平均票价54.6元,较2022年同期的58.3元,下降了3.7元,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近7年平均票价首次下调。
票价的下调对影院的上座率有了直观的推动作用。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大年初一当日电影票房突破12亿元,迎来“开门红”。从除夕到初六,1亿多人次走进了电影院,热门电影黄金时段上座率超80%。
除此之外,今年春节档影片的平均时长超过了130分钟,为历史最长。影片的超长时长意味着场次的减少。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总场次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50万场,距离2021年同期也有22.4万场的差距。陈晋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从观影人次来看,今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为1.29亿,相比2021年同期减少3100万。场均人次47.1次的成绩较2022年同期的36.2人次,每场提升了10人次以上。
△ 电影《无名》海报。
在灯塔专业版的数据中也指出,今年有6部新片大年初一的上座率超过了30%。而去年的8部新片中,有4部影片上座率未达到30%。其中,《流浪地球2》与《满江红》大年初一的单日上座率分别达到47.8%和55%,远超去年的《长津湖之水门桥》首日44.7%。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在历经低迷后,今年的春节档算是保住了中国电影的基本盘。
今年大年初一,国内电影票房收获13.55亿元,恢复至2022大年初一的93%。灯塔发布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也指出,今年春节档有连续5天票房在10亿元以上,追平2021年春节档破10亿天数纪录。
饶曙光向《中国报道》记者指出,尽管春节档的数据不能完全代表全年电影行业的表现,但今年春节档的强劲数据给整个电影行业都带来了信心,也展现了整个行业在走向回暖的迹象。
“复苏号角已经吹响”
记者梳理了多家机构的研报发现,电影行业将迎来复苏是普遍认可的观点。在银河证券1月31日的研报中指出,随着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电影行业有望持续回暖,此次春节档的强劲表现将对此发挥催化作用。
在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3春节档数据洞察》中指出,今年档期1部电影的观众比例高达86%,其中,16%的观众上一次观影是在三年前。由此看出,今年春节档对于观众观影习惯的“唤醒”作用尤为显著。
陈晋告诉记者,2023年春节档票房的良好表现,一方面是营业影院恢复较快,以大年初一为例,2023年大年初一有票房收入的影院达11544家,影院数已经恢复到2022年大年初一的98%。另一方面,春节档影片的整体口碑不错,7部春节档新片淘票票评分均在9.0分及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这4部影片均出现了单日票房逆跌的亮眼表现。他说,坚挺的票房走势,也更能表现今年春节档影片“百花齐放、佳片频频”。
尽管“电影行业复苏号角已经吹响”成为业内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今年春节档期内仅上映了2天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临时撤档为这个“吹响的号角”添了一分寒意。
△ 上映2天的《中国乒乓》撤档改期至2月。
1月25日,大年初四晚,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因宣传发行团队在决策、筹备、推进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和严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节档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片方决定,从初五(1月26日)开始调整为小规模放映,并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今年的春节档有惊喜,也有遗憾。”这部临时撤档的影片就是饶曙光今年春节档的遗憾之一。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定档又撤档、排片不佳、退出春节档,这些对于一部已完成的影片而言,都是不小的打击。
而这7部影片中,让饶曙光更为遗憾就是悬疑剧情片《无名》。这部整体表达克制压抑、沉重且极具创作者风格的影片,并未实现放映前市场对其的期待。
“受众还是习惯于观看常规类型、有戏剧性冲突、连贯性叙事、鲜明人物形象塑造的影片。”饶曙光认为,目前观众对于不同类型影片,尤其是风格化影片的接受度仍不够,市场需要对此有所引导,有了更好的观众基础才会让电影市场更好地复苏,也会让整个市场的生态更趋向优化,实现可持续繁荣。
从截至2月1日公布的影片信息来看,2023年上半年,已有郭富城、梁朝伟主演的《风再起时》;黄子华、谢君豪主演的《毒舌律师》;《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国产影片定档,漫威新片《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黑豹2》这两部进口影片也定档今年2月上映。社交平台上不少影迷对这几部影片已经拉满期待。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定档常态化,行业经历3年蛰伏期后或加速恢复进程,春节档作为开年重要档期对全年票房恢复、内容常态化进程而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在上述提及的银河证券研报中也认为,展望2023年全年,疫情期间未能如期上映的影片储备,叠加后续进口影片的供应量提升,有望从内容端带动需求形成供需双复苏。在中性与乐观的假设下,预计我国2023年票房有望恢复至65%~80%水平,达到417亿元~531亿元。
作品、口碑、营销缺一不可
在今年春节档的讨论中,《流浪地球2》《满江红》这两部头部影片的口碑成了高票房的关键。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数据发布的2023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7.1分,同比增长1.8分,为2015年开始调查以来春节档期最高分,同时居历史调查各档期满意度第三名。今年的6部影片均进入“满意”区间(≥80分)。其中,《满江红》以88.4分、《流浪地球2》以88.0分位居观众满意度的前两位。
饶曙光向记者阐释,对于电影市场而言,作品、口碑和营销,这三者市场不可或缺的前提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短板都会引发整体的木桶效应。
饶曙光观察到,近两年,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电影市场缺少可预期性,诸多影片在定档和撤档之前徘徊。他指出,电影业是注意力经济,没有可预期性,营销难以跟得上,观众群的注意力自然难以形成,由此导致票房“一落千丈”。
“要尊重电影行业的逻辑和规律。”他向记者坦言,电影有了足够的可预期性,营销方能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矩阵式的宣传,观众的期待值也会因此提高,而观众端的期待也会逐步传导给电影的创作者,提振行业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 电影《满江红》以高票房领跑兔年春节档。
对于今年春节档票房的数据,饶曙光不敢盲目乐观。“春节档有其特殊性。对于大众而言,观影可作为春节档的一个刚需性行为,但春节档之外,则是非刚需性消费。”他认为,大家要以平常心来看待此次春节档的“不凡表现”,更多的是,透过春节档来看到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不是光看几组数据就行的。“他说。
在饶曙光看来,和其他行业不同,电影行业的周期往往都是一两年以上,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尽管还有一些存量影片在发挥作用,但一个更为现实的困境是缺少更多的增量影片。“增量影片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冒出来的,需要长期的酝酿过程。”他补充说,资本回归电影市场的情况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周期。
此前的几年里在多重外部因素的打击下,资本撤出电影业的消息陆续传来。饶曙光指出,近几年,电影院关闭,投资立场,电影融资困难,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电影产业的恢复。
饶曙光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电影市场要繁荣有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有更多好的影片,特别是由有头部影片能起到带头作用;其次是,观众是否养成了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饶曙光直言,目前,80后、90后有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但是95后、00后中则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养成进影院观影的习惯,他们更习惯于从网络渠道看电影。
“如果有好的作品,但没有更多的观众去影院看,那么电影行业会因此遭遇大的结构性危机。”饶曙光建议把培育更多的观众群体走进影院观影作为电影行业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还需要一些结构性的调整。
“除了对观众多元化的观影引导以外,对于从业者而言,尊重电影艺术创作本身,对电影创作、电影人加大保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电影行业采取更有针对的举措,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电影业的快速恢复,也能促使电影行业形成良心的发展氛围。”饶曙光说。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邱慧
责编: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