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爆款、强行吹爆、营销自爆等问题,自high模式久矣。
宣传行业时常面对“无米之炊”困境,无论剧作内容是否硬核、传播是否有出圈效应,总要说一嘴“爆款”。
而观众们关心的似乎是另一个问题:撇去自说自爆的泡沫之后,真正被记住被喜欢的剧作又能有多少?
(资料图片)
央视网评论列出了“大爆款”“小爆款”,这未必是毫无争议的标准答案,但相当大程度上被普遍认可。我们就顺着这“开端”往下,谈一谈2022的爆款。
一,大爆款:硬核永远是硬道理。
《开端》
《开端》以时间循环的轻科幻模式解锁故事新外衣,又以人性善恶浮世寒凉的怨憎会求不得、撬动让人共情的内核,在循环-后退-解谜的悬念中、揭开深埋的怨之切、爱之重。
小小一辆公交车、窄窄一间审讯室,写尽悲欢离合恩怨苦楚。
与其说《开端》的成功是软科幻新鲜感的凯歌、是赢在“奇”,不如说重点是外“奇”里“正”,勾连情绪的法宝始终是完备充分的角色情感。
锅姨的怨恨痛苦,司机大叔的唏嘘不忍,西瓜大叔等众人的苦,卢笛二次元式的热血纯良,众生群像鲜活如许、情绪力量如江河万里奔流。
《梦华录》
古偶《梦华录》,或许是最不“古偶”的一部标志代表作。
从文本角度看,虽则数集之后的内容多是原创,但毕竟取材于大师关汉卿,大大提升了古偶品类的基值。
从主创角度看,杨阳导演曾是标准的正剧范儿,不因是古偶就减工减料走廉价套路,保证了剧集的内在外在质感。
从争议角度看,这究竟是一出立意高的“救风尘”还是寻常古偶模式的“裹脚布”?种种不同看法,也在正剧和言情剧的不同诉求、古偶现代内核和古代局限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很有裨益的探讨。
若说《梦华录》是2022古偶的年度最高光,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这剧“不那么古偶”。
类型化的优点,是常规模式、套路结构可复制性高,看似“简略有效”;缺点则是在重复中失去活力、生命力、吸引力。
《梦华录》有类型优势但又被类型短板捆绑,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不自觉之间,以“不定位为古偶”的模式、完成了古偶剧作的一次高光迭代。
《人世间》
《人世间》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全民现象级爆款,横扫金鹰等一众奖项。
是一曲波澜起伏的时代长歌,也是一帧细腻入微的群像画卷。
几十年大浪惊涛、几家人起落离合,五味杂陈、入味至深。
二,小爆款:特色驱动、长板带动。
央视网评论中提及的“小爆”,有《猎罪图鉴》《星汉灿烂》《苍兰诀》《警察荣誉》。
《警察荣誉》抛开宏大叙事、聚焦八里河的烟火气日常,一定程度上也放弃了刑侦悬念感、注重“鸡毛蒜皮”。
以“反常”讲法开场,在基层工作的难关重重中搭建出让人感同身受的荣誉之路。
尽管“太过突出刁民”这点数度引发争议,但群像鲜活、故事转折多悬念多、情绪饱满有共振基石等优点,依旧非常鲜明。
八里河所长和几位师父,或老成或踏实或沉郁、同是“优秀”但层次分明、个性突出;八里河四子,或张扬或稚嫩或笨拙,同是“天真单纯”但打法各自不同、成长路径也并不单一。
曹建军盛极之后上歧途、洗心革面重新归来英勇牺牲,陈新城父女心结之和这段里融入的师徒情感、同袍情谊,正邪交锋的信念感,都很动人。
而《警察荣誉》之所以被归为“小爆”而非“大爆”,症结或许就在于某些矛盾处理方式“总有刁民想害我”。
剧作冲突构建的手法,单调循环、矛盾扁平;对人心世相的描摹,也囿于此点而有偏狭之嫌。
暑期大热的两部古偶,《星汉灿烂》和《苍兰诀》中的两位女主,乍看属于“美强惨”和“傻白甜”这两大传统类型,但女主们在亚型框架之内又有截然不同的新面貌。
赵露思饰演的程少商,三分淘气顽皮、三分聪慧伶俐、三分不平之鸣,在冷静强大的基色中揉入了可爱的暖色调。
虞书欣饰演的小兰花,乍看是标准的“无人识无人知小草”模式,但她的“傻白甜”里、前期加入了“一被威胁就妥协”的喜感,后期解锁了息山神女的强大和悲情。
两部古偶虽依旧未摆脱类型限制,未能解决种种常见弊端,但相对而言品相质感在线。
对于特定类型(言情)的受众而言,对比大批成色不佳的同类剧作,显然优势明显。
男女主颜值在线、CP感在线,男女主互换身份、非常中二的行礼方式等等有趣梗,都是剧作可圈可点之处。
《猎罪图鉴》和各路刑侦故事的不同,在于引入了“画”的视角。
剧作逻辑的严丝合缝密度,悬念反转的精彩程度,人心鬼蜮透视的深度,未必多出众多完备。
剧中“画”之身份的渗入,某些部分是有理有据有特色有角度,但部分内容也仅仅是泛泛提及、在表面简单贴概念。
但是,“图鉴”这一视角本身,就是值得期许的新可能。
启示在于,后续的刑侦剧(乃至其他的类型片),都可以尝试从某一特殊视角切入,包括但不限于画师等。
换句话说,在类型中重新疏离切割更细更新更有侧重点的“小类型”。
纵观数部被盖章大爆款小爆款的剧作,类型不同、画风不同、受众群体不同,但也有共同的鲜明特色,一是强力文本、高起步硬基础(《梦华录》依托关汉卿,《人世间》得益于梁晓声的同名原作,《开端》原小说质感也超越大多数网文);二是“新”和“奇”,偏锋往往容易讨巧。
而所谓“大爆款”和“小爆款”之间的差异,往往就是内容质感是否硬核,视听语言、剧本结构、角色形象是否悉数在线。
这一步之遥,或许是所有剧作的努力方向。
三,个人观感。
2022内娱剧作,未在大爆款榜单中的、尚有几部我很喜欢的心头好(没有说榜单不好不喜欢的意思)。
《在你的冬夜里闪耀》
《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导演新作,亲情、爱情、友情每一条线都动人。
虽启用了平行时空的概念外壳,但核心亮点在“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因为和我们太贴近、太琐碎、太寻常,往往很难拍。
如果太流水太寡淡,会失去戏剧性。
如果太夸张太狗血,又会失去亲切感。
如果太特殊、就没有普遍性;如果太笼统、又没有落地感。
虽然大结局之后评分下跌,虽然有“狗血失忆车祸”三件套,但依旧难得,东北热络嘎嘣脆的氛围,郑达前、慕子李、严君泽、米蓝几家两代人的情感,好笑又好哭、下饭又不仅仅是下饭。
与之相类似的是《二十不惑2》,市面上罕见的“续作比首部更优秀”类型。
几位舍友都市谋生的艰难轨迹中,折射着一代女孩的乐与愁、残酷与成长。
虽不无瑕疵,但俨然是出成功群像戏。
然而无论是《冬夜》还是《二十不惑2》,似乎都未能成功出圈成为现象级爆款。
一方面,这可能是大环境“冷”,国内外大事频频发生、留给影视娱综的闲暇嗑瓜子时间和注意力,似乎都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类型“膨胀”后的长期连环负面苦果;从《欢乐颂》到《三十而已》,各路女性群像剧作轮番霸占热门,热度之下、和“大热门”“大爆款”未必匹配的质量问题,最终从某种程度上消耗了观众的热情。
我个人最喜欢的年度古装剧是《风起陇西》,路阳导演真正把“悲剧感”拍明白了,未必符合历史向粉丝的喜好,但剧作结构、视听语言、演员呈现、悲剧质感都堪称一流。
《鬼吹灯》系列之《昆仑神宫》,对比上一部水准有明显上浮,对长篇系列剧而言、数年之后能有中规中矩呈现已是殊为不易。
《江照黎明》《亲爱的小孩》都有很动人的现实观照,但前者在剧作呈现的技术手法上瑕疵明显,后者没能处理好“呈现或放大焦虑之后该如何”的终极命题。
四,特别提及。
年终盘点式探讨热剧爆款,对于尚在播出还未完结的剧作而言,往往有点“吃亏”。
比如杨幂、许凯主演的《爱的二八定律》。
论CP感,这一上线就要“无证离婚”的两位,进退内外冷热诸多方面,都是完美互补的好嗑类型。
论颜值论赏心悦目程度,更是不必赘述。
论戏剧性,杨幂饰演的女主角,从一上线就处在“不好了要露馅了”的紧张局面里,她在戏里风生水起、应对自如,我在屏幕外时时刻刻捏着一把汗,追剧体验很有紧张感、代入感。
论议题的价值,剧作对女性在工作领域中或明或暗的被动处境、不公待遇,有深入的多维度多方式多层次不同呈现。
简单粗暴总结,好看!